实验服务

EXPERIMENTAL SERVICE

关节炎/骨质疏松模型

分类:动物实验   发布时间    阅读: 241
一、骨关节炎造模:
(1). Hulth法:无菌条件下,在动物膝关节内侧纵切一个长约2 cm的切口,切断前后十字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并完整切除内侧半月板,不损伤关节软骨面。术后不固定伤肢,可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由于术后关节失稳、关节面的摩擦增加以及丧失了半月板的缓冲作用,而形成骨关节炎。
(2). 臀肌切断诱导法:即选择性切断实验动物的臀大肌及其深面的臀中肌和臀小肌,破坏髋关节的稳定性,造成平衡能力和负重能力障碍。随着时间增加,软骨损伤加重,从而形成骨关节炎模型。
(3). 关节刻痕法:在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处人为用锐器造成划痕,但不伤及软骨下骨。术后固定侧肢体,10周后受损软骨周围会有早期骨关节炎状的病理性改变,适用于对骨关节炎的早期症状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4). 前交叉韧带横断术:是近年采用较多的骨关节炎造模方法。切除实验动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造成局部关节应力发生改变,导致关节的软骨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
(5). 单纯半月板切除术:与Hulth法的完整切除不同,此法是将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造成关节的不稳定,从而得到骨关节炎模型。单纯半月板切除可减轻手术造成的损伤,但造模时间会相应地有所延长。
(6). 类风湿关节炎,II型胶原诱导。
二、骨质疏松造模:
模型简介:
骨质疏松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妇女绝经后好发此病;随着绝经后时间延长,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发病率可大幅度上升,表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大鼠去卵巢后,其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使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减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骼呈高转换状态,骨量不能保持平衡,导致骨丢失增加。镜下表现为骨小梁的面积下降、数量减少、分离度增加。以往研究表明,年龄为3-9月龄区间的大鼠适合复制骨质疏松模型,尤其是6月龄大鼠已达峰值骨量。大鼠年龄过小,机体内因生长期骨量显著增 长会掩盖去卵巢的骨量丢失;而12个月龄后大鼠由于开始进入老龄期,机体内会出现老年性骨量丢失,从而影响实验结果观察。到目前为止,采用卵巢切除大鼠复制的骨质疏松模型,是WHO和美国FDA推荐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
卵巢切除后模型大鼠血浆雌激素(E2)含量显著下降,股骨中点骨皮质指数也明显下降,骨量和骨质量也明显下降。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骨组织切片中骨小梁断裂,排列稀疏,形态结构完整性差。
造模方法: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制备,7月龄雌性大鼠腹腔麻醉后,暴露腹腔,剪去两侧卵巢并止血,逐层缝合,辅助激素,长期饲养动物骨质逐渐疏松。 专业进行骨密度药效实验,临床前药效评价。
1、制备老龄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2、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活体骨密度。
3、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离体股骨骨密度。
4、小动物Micro-CT,检测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3D骨密度检测、股骨3维重建直观可视评价骨密度高低。
5、相关血生化指标检测。
6、病理实验:股骨EDTA脱钙、石蜡切片、HE 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实验。
三、联系方式:
电话:400-681-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