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转移肿瘤动物模型通过将肿瘤细胞或组织块移植到免疫缺陷鼠(如裸鼠)的对应器官(原位移植) 或通过特定途径(如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诱导转移灶形成,旨在模拟肿瘤在真实微环境中的生长、侵袭和远端转移全过程。
与传统皮下移植瘤相比,原位移植能提供高度仿生的肿瘤微环境,该环境中的基质细胞、细胞因子网络和物理特性深刻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因此其通常能表现出更强的侵袭性和更高的转移率,能更真实地重现临床肿瘤的恶性进展。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原位移植肿瘤模型和转移肿瘤模型两大类。原位移植肿瘤模型旨在模拟肿瘤在原位器官的生长和侵袭。转移肿瘤模型旨在模拟肿瘤细胞的远端扩散和定植过程。
(一)原位移植肿瘤模型
1、肿瘤样本来源:患者来源的胸腹水、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小鼠自发或诱发的肿瘤组织以及已建系的肿瘤细胞株。
2、细胞悬液直接接种法:将50-100μl肿瘤细胞悬液(2×108个/ml)直接注射到目标器官的浆膜下。
3、组织块移植法:先将肿瘤细胞皮下接种成瘤,待瘤体长至约1cm³时,取出并剪成1-3mm³的小块,通过手术暴露目标器官,将组织块植入浆膜下并缝合固定。
(二)转移肿瘤模型
1、实验性转移模型:将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或腹水来源的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主要形成肺转移)或肝动脉/门静脉注射(主要形成肝转移)等方式直接注入循环系统。约3-4周后可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转移灶形成。
2、自发性转移模型:将肿瘤细胞接种于小鼠的腋下(皮下)、腹腔、肌肉或原位器官。待原位瘤生长一段时间(约4周)后,肿瘤细胞会自发地完成从原位侵袭、内渗、循环系统存活、外渗直至在远端器官(如肺、肝、骨、脑)形成转移灶的全过程。此模型能更完整地模拟临床转移的“侵袭-转移级联反应”。
1、客户需要提供新鲜的组织、细胞系或者成瘤的鼠。
2、我们提供基本实验步骤、图片、数据分析结果。
攸碧艾欢迎您来电咨询实验服务,联系电话:400-68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