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服务

EXPERIMENTAL SERVICE

血管生成

分类:细胞实验   发布时间    阅读: 523

一、实验简介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从已有毛细血管或微静脉形成新血管的过程,受促血管因子(如VEGF、bFGF)与抑制因子(如内皮抑素)的动态平衡调控。失衡会导致病理状态,一种是过量血管生成,比如肿瘤转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另一种是血管生成不足,比如心肌梗死、慢性伤口。

内皮细胞保留了分裂和快速迁移的能力,可响应血管生成信号。内皮细胞在特定基质胶上受生长因子(如VEGF)刺激后,通过迁移、增殖和连接形成管状网络结构,这一过程可直观反映血管生成的动态变化,常用于药物筛选、肿瘤研究和信号通路研究。

二、实验流程

1、基质胶铺板:Matrigel基质胶(浓度≥10 mg/mL,提前4℃过夜解冻)按1:1比例与预冷培养基混合,垂直滴加到预冷96孔板,每孔50μL,4℃静置10分钟使胶均匀分布,37℃孵育30分钟固化。

2、细胞接种:选用低传代(2-8代)内皮细胞如HUVEC,无血清饥饿处理16-24h,消化后重悬至2×105cells/mL,每孔加50ul细胞悬液(约105个细胞),并加入含VEGF(5-10ng/mL)的培养基至满孔。

3、培养与观察:37℃、5% CO2培养箱静置培养培养,HUVEC在4–12小时成管(原代细胞延至18小时),按照细胞生长速度定时观察拍照、留存图像。可在6小时、12小时、24小时分别采集图像。也可在荧光染色后对其进行荧光观察。

三、注意事项

1、不同细胞类型需调整密度,建议预实验确定最佳条件。

2、与基质胶接触的所有培养器皿、耗材和培养液都要预冷,基质胶孵育前始终置于冰上。

3、枪头垂直加样,轻柔混匀避免出现气泡,如有气泡形成可4℃离心(300×g, 10min)去除气泡。

4、铺胶后冰上4℃静置10分钟再孵育,确保胶均匀平整。

5、超过24小时管状结构退化,需在峰值时间用4%多聚甲醛固定。

四、联系咨询

攸碧艾欢迎您来电咨询实验服务,联系电话:400-681-8582。


上一篇: 克隆形成
下一篇: 细胞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