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服务

EXPERIMENTAL SERVICE

全外显子组捕获测序

分类:基因组   发布时间    阅读: 237
外显子占据人类基因组约2%,包含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其可编码区的变异认为与单基因遗传病和部分复杂疾病有很密切关系。而且与全基因组重测序相比,外显子组测序只针对外显子区域,可以用较小的数据量获得更可靠的分析结果,性价比极高。我们将试剂盒捕获的外显子区域经过深度测序得到高质量数据,再利用优化后的算法快速有效的找到候选位点帮助您更深入探究疾病和变异的内在联系。
 技术线路:


样本准备:
(1)样品纯度:OD 260/280值应在1.8~2.0 之间; RNA应去除干净。
(2)样品浓度:最低浓度不低于50ng/μl。
(3)样品总量:Agilent至少5ug;Nimblegene&illumina至少3ug。
(4)样品保存:保存在H20或TE (pH 8.0)中。
(5)样品运输:冰袋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请用parafilm将管口密封好,以防出现污染。
(6)全血样本:1ml, EDTA抗凝,冰袋运输。
(7)建议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提供可供两次样品配备的量,以确保实验质量及延续性。
数据分析:

应用案例:
1. 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确定了POFUT1基因为泛发性屈侧网状色素异常的致病基因,并证实该基因在黑素合成和转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课题组首次揭示了POFUT1基因以及Notch信号通路在人类黑素合成与转运的作用,为疾病的分子诊断、预防与治疗,以及探索人类色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研究方法:
1. 采集DDD家系血样并抽提DNA;
2. 利用Linkage SNP芯片进行家系的连锁分析,找出疾病的候选区域;
3. 运用全外显子测序手段,筛选得到两个候选基因;
4. 通过Sanger测序对两个家系样本进行验证,最终锁定POFUT1为致病基因;
5. 构建敲除POFUT1基因的斑马鱼模型,揭示pofut1基因对黑素合成与转运的重要作用。
  
结果分析:
1.为了确定泛发性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DDD)致病基因的候选基因,课题组对家系1中的14名成员进行芯片实验,通过家系连锁分析找出候选基因区域。

Fig3A. Haplotype analysis of family 1. Haplotype indicates heterozygosity between rs1293713 and rs244123 in affected family members. The recombination events defined the susceptibility region in 20p11.21–20q13.12 to a 14.79 cM interval. Red bars indicate the chromosomal region shared by affectedmembers of the pedigree.
2. 将高通量测序筛选到的候选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最终找到在两个家系中共有的致病基因POFUT1。
Fig3(C and D). POFUT1 mutations in the two families: c.430G>T (p.Glu144*) in family 1 (C) and c.482delA (p.Lys161Serfs*42) in family 2 (D). The black arrows indicate mutations.

3. 利用反义吗啡啉基因沉默技术,成功构建了疾病的斑马鱼模型,充分验证了pofut1基因对黑素合成与转运的重要作用。
Fig4(C)